管腳號 | 管腳名稱 | 電平 | 管腳功能描述 |
1 | VSS | 0V | 電源地 |
2 | VCC | 3.0+5V | 電源正 |
3 | V0 | - | 對比度(亮度)調整 |
4 | RS(CS) | H/L |
RS=“H”,表示DB7——DB0為顯示數據 RS=“L”,表示DB7——DB0為顯示指令數據 |
5 | R/W(SID) | H/L |
R/W=“H”,E=“H”,數據被讀到DB7——DB0 R/W=“L”,E=“H→L”, DB7——DB0的數據被寫到IR或DR |
6 | E(SCLK) | H/L | 使能信號 |
7 | DB0 | H/L | 三態數據線 |
8 | DB1 | H/L | 三態數據線 |
9 | DB2 | H/L | 三態數據線 |
10 | DB3 | H/L | 三態數據線 |
11 | DB4 | H/L | 三態數據線 |
12 | DB5 | H/L | 三態數據線 |
13 | DB6 | H/L | 三態數據線 |
14 | DB7 | H/L | 三態數據線 |
15 | PSB | H/L | H:8位或4位并口方式,L:串口方式(見注釋1) |
16 | NC | - | 空腳 |
17 | /RESET | H/L | 復位端,低電平有效(見注釋2) |
18 | VOUT | - | LCD驅動電壓輸出端 |
19 | A | VDD | 背光源正端(+5V)(見注釋3) |
20 | K | VSS | 背光源負端(見注釋3) |
RS | R/W | 功能說明 |
L | L | MPU寫指令到指令暫存器(IR) |
L | H | 讀出忙標志(BF)及地址記數器(AC)的狀態 |
H | L | MPU寫入數據到數據暫存器(DR) |
H | H | MPU從數據暫存器(DR)中讀出數據 |
E狀態 | 執行動作 | 結果 |
高——>低 | I/O緩沖——>DR | 配合/W進行寫數據或指令 |
高 | DR——>I/O緩沖 | 配合R進行讀數據或指令 |
低/低——>高 | 無動作 |
指 | 指 令 碼 | 功 能 | |||||||||
令 | RS | R/W | D7 | D6 | D5 | D4 | D3 | D2 | D1 | D0 | |
清除 顯示 |
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1 | 將DDRAM填滿"20H",并且設定DDRAM的地址計數器(AC)到"00H" |
地址 歸位 |
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1 | X | 設定DDRAM的地址計數器(AC)到"00H",并且將游標移到開頭原點位置;這個指令不改變DDRAM 的內容 |
顯示狀態開/關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1 | D | C | B |
D=1: 整體顯示 ON C=1: 游標ON B=1:游標位置反白允許 |
進入點 設定 |
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1 | I/D | S | 指定在數據的讀取與寫入時,設定游標的移動方向及指定顯示的移位 |
游標或顯示移位控制 | 0 | 0 | 0 | 0 | 0 | 1 | S/C | R/L | X | X | 設定游標的移動與顯示的移位控制位;這個指令不改變DDRAM 的內容 |
功能 設定 |
0 | 0 | 0 | 0 | 1 | DL | X | RE | X | X |
DL=0/1:4/8位數據 RE=1: 擴充指令操作 RE=0: 基本指令操作 |
設定CGRAM 地址 |
0 | 0 | 0 | 1 | AC5 | AC4 | AC3 | AC2 | AC1 | AC0 | 設定CGRAM 地址 |
設定DDRAM 地址 |
0 | 0 | 1 | 0 | AC5 | AC4 | AC3 | AC2 | AC1 | AC0 |
設定DDRAM 地址(顯示位址) 第一行:80H-87H 第二行:90H-97H |
讀取忙標志和地址 | 0 | 1 | BF | AC6 | AC5 | AC4 | AC3 | AC2 | AC1 | AC0 | 讀取忙標志(BF)可以確認內部動作是否完成,同時可以讀出地址計數器(AC)的值 |
寫數據到RAM | 1 | 0 | 數據 | 將數據D7——D0寫入到內部的RAM (DDRAM/CGRAM/IRAM/GRAM) | |||||||
讀出RAM的值 | 1 | 1 | 數據 |
從內部RAM讀取數據D7——D0 (DDRAM/CGRAM/IRAM/GRAM) |
指 | 指 令 碼 | 功 能 | |||||||||
令 | RS | R/W | D7 | D6 | D5 | D4 | D3 | D2 | D1 | D0 | |
待命 模式 |
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1 |
進入待命模式,執行其他指令都棵終止 待命模式 |
卷動地址開關開啟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1 | SR |
SR=1:允許輸入垂直卷動地址 SR=0:允許輸入IRAM和CGRAM地址 |
反白 選擇 |
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1 | R1 | R0 | 選擇2行中的任一行作反白顯示,并可決定反白與否。初始值R1R0=00,第一次設定為反白顯示,再次設定變回正常 |
睡眠 模式 |
0 | 0 | 0 | 0 | 0 | 0 | 1 | SL | X | X |
SL=0:進入睡眠模式 SL=1:脫離睡眠模式 |
擴充 功能 設定 |
0 | 0 | 0 | 0 | 1 | CL | X | RE | G | 0 |
CL=0/1:4/8位數據 RE=1: 擴充指令操作 RE=0: 基本指令操作 G=1/0:繪圖開關 |
設定繪圖RAM 地址 |
0 | 0 | 1 |
0 AC6 |
0 AC5 |
0 AC4 |
AC3 AC3 |
AC2 AC2 |
AC1 AC1 |
AC0 AC0 |
設定繪圖RAM 先設定垂直(列)地址AC6AC5…AC0 再設定水平(行)地址AC3AC2AC1AC0 將以上16位地址連續寫入即可 |
80H | 81H | 82H | 83H | 84H | 85H | 86H | 87H |
90H | 91H | 92H | 93H | 94H | 95H | 96H | 97H |
88H | 89H | 8AH | 8BH | 8CH | 8DH | 8EH | 8FH |
98H | 99H | 9AH | 9BH | 9CH | 9DH | 9EH | 9FH |
上一篇:單色液晶屏的如何分類及其特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