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CD/LCM成品檢驗方法以及LCD屏常見的不良現象
發布時間:2019-12-17
首先液晶的檢驗標準目前還未涉及到國標參數,都是參照液晶行業的標準來達到客戶的基本要求。
A+級別 航天、工控級別產品偏多,對品質的要求相對較高,成本也較高
A 級別 工業級別的產品偏多,電力系統、汽車儀表、電子儀器、醫療設備等。
B級別 民用品較多,空調遙控器、POS機、洗衣機、電動車、對成本控制要求較高。
根據不同客戶對質量的要求,檢驗標準也會相應不一樣。
環境要求:
LCD成品檢驗需使用2盞40W的熒光燈,檢驗人員應距離燈1米遠。環境溫度控制在10~32℃,濕度控制在60±15%RH。
檢驗方法:
1.檢測時,肉眼應距離LCD產品30cm。產品應在其正確的顯示模式和驅動條 件下進行;
2.LCD屏全透產品需加背光后在正常條件下檢查外觀;
3.LCM導光板產品必須在點亮狀態下檢測一次外觀;
4.凡COG產品在貼片后須進行電訊檢查在測試頻率為80HZ,電壓需在測試儀上按5后在Vop的基礎上在0.6V范圍內調整;
5.TN類產品在掃描狀態下檢:Leak,大電流,其余電訊項目在全顯狀態檢查;
檢驗等級:
標準中出現的A,B,C為產品的檢驗等級,A級最嚴,B級次之,C級較松。不同產品適用的產品檢驗等級請查閱技術部《產品檢驗規格書》。
常見的外觀性不良有:
黑點、白點、污物、劃傷、內劃傷、針孔、貼片不良、外劃傷、破損、玻璃殘留、尺寸不良、封口不良、定位不良、盒內氣泡、邊框膠不良、彩虹(可是區域內)、底色不良、保護層不良、裝PIN不良、絲印不良、FPC不良、TCP不良、焊接不良、阻容件錯位等。
常見的功能性不良有:
Leak、Short、電流過大、響應不良、視角缺陷、多顯、顯示不全、字肥字瘦、顯示色不均、顯示黑點、白點(可視區范圍以內)、背光不亮、死燈等
上一篇:LCD12864液晶屏被電磁干擾影響后怎么解決?
下一篇:工作溫度過高會對LCD液晶屏有什么影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