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CD液晶面板價格一部分趨于和緩
發布時間:2021-11-25
經過一年的持續上漲,今年7月面板價格下跌。與上升速度相比,下降速度很快,幅度也很大。截至今年10月,32英寸面板跌幅超過42%,43英寸面板跌幅超過33%,55英寸大屏幕面板跌幅也超過20%。
5英寸和65英寸液晶面板的價格已經回到去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水平,而32英寸和43英寸面板的價格更糟糕,回落到去年的水平。在這種頹勢下,雙十一期間,電視行業的價格戰又開始上演。然而,該小組的衰落并沒有停止。恐怕雙十一之后的雙十二會迎來電視的歷史冰點價格。LCD 液晶面板的價格也趨于平緩,不排除部分尺寸和型號還在上漲。
近日,研究院Omdia發布報告稱,電視面板行業價格可能繼續下滑,也可能在2022年一季度觸底,二季度反彈。也就是說,在雙十二期間,電視面板的價格很可能會繼續下跌。對于消費者來說,雙十二可能是一個尋找廉價電視的好時機。
預計液晶面板的價格將繼續下跌。后疫情時代,消費需求減弱,廠商缺乏主動備貨,終端消費市場對LCD 液晶面板的需求也很低,導致液晶面板價格下跌。在各方條件下,面板價格迅速下跌令人驚訝。
在面板價格下行的前期,也就是今年7月份之后,電視在漲價之后首次迎來降價。8月底,小米、創維、TCL等品牌都宣布開始降價,尤其是小米推出的Redmi MAX98和86英寸電視,直接降價2000元,開始了跳躍式降價。其他品牌也紛紛效仿,不同程度的降價,尤其是小尺寸電視,漲幅較大,跌幅較大。
液晶面板價格下跌在意料之中,這與近兩年的市場情況不無關系。
終端消費疲軟,市場飽和。后疫情時代,人們“足不出戶”“足不出戶”的活動被解除,戶外活動明顯增多。同時,這也導致人們對屏幕顯示設備的需求進一步減弱,液晶面板的價格在這種疲軟中成為了買方市場,價格也迎來了大幅下跌的趨勢。
其次,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視消費國之一,北美和中國的電視市場趨于飽和,尤其是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視市場,在經歷了過去幾天中國電視行業的瘋狂擴張之后,價格戰不僅提前透支了市場消費者的能力,也使得中國電視市場進入存量時代,消費需求疲軟。
2020年中國電視市場零售量同比下降9.1%,增長乏力。2021年上半年累計銷量同比下降14.7%。這樣一個占全球市場近十分之一的市場,近兩年增長乏力,勢必對全球電視市場產生影響。
可以預見,在這一次面板價格的下行趨勢下,中國電視市場的競爭將回到價格戰時代。眾所周知,我國電視行業價格戰十分突出,在長期的價格戰競爭中,電視價格一降再降,“以價換量”的方式屢試不爽。
上一篇:為什么淘寶網購的液晶屏價格低到離譜?
下一篇:了解液晶顯示屏的動靜態驅動之家的區別